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让AED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

发布时间:2021-05-30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代表建议,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量装备心脏骤停除颤器(AED。朱列玉表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大约54万,居世界之首,80%以上心源性猝死案例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在公共场所增设心脏骤停除颤器(AED)可以大大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此外,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量装备心脏骤停​除颤器(AED)的同时,还需做好除颤器正确使用方法的普及,鼓励更多人积极帮助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以挽救更多生命。


“心源性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准备了多份议案和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量装备心脏骤停除颤器的建议》。

朱列玉表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大约54万,居世界之首,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迄今公认的院前制止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法。”朱列玉表示,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80%以上心源性猝死案例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有效抢救必须在患者发病最初4分钟内进行,一旦超过“黄金4分钟”,死亡率极高,即使最终得以抢救,也会使脑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让公众敢用、会用、善用AED,将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朱列玉说。(采访信息来自广州日报)


上一篇:AED是什么呢 下一篇:应急管理类的大学要来啦?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广审号:苏械广审(文)第280509-09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