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校园急救课室?

发布时间:2025-06-25

      ​建设校园急救课室需重点规划空间、配备专业设备、设置课程并建立管理体系,参考如下:


      1.建设形式


      1)建设涵盖火灾应急、地震、中毒事件、溺水、急救较为全面的应急体验学习馆;2)建设转对性较强,根据国家政策团标要求的学校急救课室。





      2. ‌空间规划与设施配置

‌      选址要求‌:独立设置在教学区或活动区,确保通风采光良好,使用面积约90-120㎡。分区设置操作区与教学区。


      ‌基础设备‌:1)急救设备:校园急救站、AED除颤仪、急救包和其他应急救护物资。‌2)急救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气道管理模型、创伤包扎工具(含止血带、绷带等);


      ‌模拟场景设备‌:火灾逃生舱、地震模拟平台、VR设备(用于灾难逃生训练);


‌      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急救知识学习软件、心肺复苏教学一体机、海姆立克教学一体机、急救包(内含20余种应急物资)。


      3. ‌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


      ‌课程内容‌:涵盖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创伤处理、常见急症(中暑/溺水)及灾难逃生技能;


‌      教学形式‌:小班实操(确保每人操作模拟设备)、情景演练、VR沉浸训练、定期应急演习。




      4. ‌管理维护机制‌


‌      设备维护‌:配备数字化管理系统监控设备状态(如AED电量、电极片有效期、校园急救站正常运行、学习管理系统更新等),安排专人定期巡检;


‌      人员配置‌:建立应急小组,确认管理负责人,组织教师学习急救并持急救证,学生骨干参与设备管理等。




      5. ‌延伸保障措施‌


      ‌校园急救网络‌:在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配置校园急救站(内含AED真机、急救包等),绘制校园AED地图,同时导入校园急救站导航地图方便查找;


‌      社会协作‌:对接医疗机构、应急机构及相关机构开发标准化课程,纳入军训必修课或实践考核项目。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校园急救课室建设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打造,如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护体验馆(含消防、地震、中毒、急救等内容)亦可采用“团标”建设生命安全学习教室,针对专业较强的急救知识进行建设。

上一篇:品瑞急救受邀请,与广州知识城集团开展消安与健安急救演练!全案合作启动! 下一篇:投放AED,提升学校应急救护能力!记录东莞东城中心小学AED装机暨急救培训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广审号:苏械广审(文)第280509-09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