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4-09
广州黄埔“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品瑞急救受邀参与提供急救知识培训及AED演练
​   9月2日黄埔区“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中,品瑞急救“应急科普人”受邀参与提供急救知识培训并进行AED急救演练,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演习对于提升公众应急自救能力的重视。   黄埔区“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是广州市为了加强人民防空体系建设、提高防空防灾能力而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演习旨在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检验和提升区域人民防空体系的应急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防护能力,同时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增强公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应急科普人”受邀参与黄埔区“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并提供AED急救知识培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提升公众应急自救能力:通过培训,公众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增强人民防空体系效能:公众的应急自救能力是人民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公众的应急自救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人民防空体系的综合防护效能。   普及应急知识:演习和培训活动本身也是一次普及应急知识的机会。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应急知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应急科普人”非常荣幸参与此次黄埔区“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并AED提供急救知识培训,是演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公众应急自救能力、增强人民防空体系效能和普及应急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01
2022-06
菲康AED不一样的承诺:放电后没有救活,设备全额退款!
01
2022-06
AED有多重要?用数据告诉你心脏骤停有多恐怖!
11
2022-06
6分钟生死营救青岛地铁AED立功! 因为AED,50岁杭州男子获救!
6月6日下午,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一名60岁左右男性乘客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进站楼梯平台上。地铁值班站长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程序,与车站民警快速赶至现场。到达现场,发现乘客面容紫绀,呼吸微弱,地铁值班站长的第一反应:感觉可能是突发心脏疾病。他当即询问乘客随行家人,家属反馈乘客有心脏病史。车站工作人员马上组织人员抢救并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准备心肺复苏,一边拿取车站配备的AED。17点21分,启用AED为乘客进行第一次电击除颤,并配合开展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与此同时,120急救中心电话接通,通过线上参与到救治中,地铁值班站长又使用AED进行了再次电击,间隔按压的操作。6分钟内,乘客经过3次心肺复苏、2次电击后苏醒。这已不是青岛地铁AED第一次救人。早在今年1月,青岛1号线山里站两名站务人员,紧急启用AED,40秒“抢”回呼吸和心跳暂停的倒地乘客,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青岛地铁已在线网128座运营车站投放了AED设备共计111台,后续计划逐步配齐全线网车站AED设备,达到“一站一台,线网全覆盖”。青岛地铁在配置AED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开展AED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和操作资格取证,目前通过培训考核人员达3000余人,确保满足“已配置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每台周边有不少于10名人员接受过使用资质培训”的要求,保证设备随时可用、随时能用,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5月31日中午12点37分,杭州临平120调度指挥大厅接到一男子的呼救电话,称在临平大剧院有一名约50岁的男性抽搐后晕厥需要救护车。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急救团队,争分夺秒地驶向现场。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现场人员已经取来了AED并开始使用,急救医生汪婷立即携带抢救设备飞奔至患者身边接手抢救工作,此时AED提示建议除颤。完成第一次除颤后,急救人员立马进行胸外按压,连接除颤监护仪,监护仪显示为室颤心律。汪婷医生立刻进行了第二次除颤,同时进行球囊辅助通气并建立静脉通路,随后为患者使用了心肺复苏仪进行自动心脏按压。在急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6分钟后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12点58分,患者被转移至救护车上,工作人员仅用时5分钟,将患者安全转送至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进一步抢救。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29
2022-12
构建公众急救培训“深圳标准”,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敢于出手急救,敢于用AED救人
心脏骤停发生时,只要身边有人会急救,会使用公共场所配置的“救命傻瓜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简称),就算不是专业医务人员,也能救人一命。2017年以来,深圳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在各类公共场所安装配置“救命神器”AED,并逐步构建科学有效急救培训体系,提升公众急救能力。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急救培训,再加上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的AED,越来越多的市民敢于出手急救,敢于用AED救人。截至目前,深圳市民已用公众场所配置的AED成功挽救56人。为进一步推动基地建设与规范管理,市急救中心申报了2021年第一批深圳市地方标准并通过立项,目前《公众急救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指南》项目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深圳市地方标准的制定,规定了公众急救培训基地的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适用于指导深圳市辖区内承担急救知识普及和初级救护员认证课程的公众急救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让市民更放心地出手急救,深圳通过立法保障市民急救,于2018年10月1日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创新性地提出了“现场紧急救护免责”的规定,给予施救者最切实的法律保障。2021年修订的《民法典》第184条也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与此同时,持续开展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普及培训,让更多市民免费学急救知识。今年,市急救中心联合各急救培训基地共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447场次,完成28422人次培训。至此,我市市民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率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有了专业培训+AED加持,目前,深圳公众场所配置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已助力成功挽救56人。这56个人,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仅7岁。这个数据意味着,不仅是56个生命得到了挽救,而是56个家庭得到了拯救。​触手可及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变公众的急救理念——敢于出手急救,敢于使用AED救人。近年来,市急救中心针对院前医护人员、普通公众等不同受众,定制深圳特色急救课程。在院前医护人员培训方面,深圳市急救中心持续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急诊急救专科能力培训,有效提高危急重症病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科学有效急救培训体系,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事情,更是延伸到每一位市民身边,每个市民都是城市安全的守护者。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科负责人王雪梅介绍,面向公众的急救培训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目前,市急救中心自主开发了六个不同层级的急救培训课程,初步完成公众急救培训课程体系搭建。目前的急救培训课程有:急救知识普及讲座课程、青少年急救培训课程、CPR+AED课程、初级救护员证书课程(初级救护员线上课程)、高级救护员证书课程和主讲导师、辅训师课程。培训内容丰富多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培训效果,提高公众培训满意度。2021年,市急救中心在国内暂无体系化、技能演练为主的青少年急救课程情况下,率先发布深圳市青少年急救课程。该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小学阶段一(7~9岁)、小学阶段二(10~12岁)、初中阶段(13~15岁)三个系列,主要聚焦深圳市青少年在家庭、学校、道路上这“三大生活场所”中,可能遇到的失去意识、异物卡喉、触电、一氧化碳中毒、跌落及碰撞、大出血、中暑、烫伤、溺水这“九大危急场景”所需要作出的应急处理,旨在全面提高深圳青少年的自救互救能力和社会责任常识。​为满足市民学习急救的迫切需求,自今年4月起,市急救中心推出线上初级救护员视频教学课程,方便市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截至今年11月30日,线上视频教学模块累计播放量超过51万次,对传播、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起到了良好效果,培训效果及社会效益也在一次次成功救治中得以充分体现。“我们挽救的不是一条命,而是一个家庭,大家都能学会急救技能,万一哪一天碰上了,千万不要迟疑,要敢伸出援手。”参加急救培训后的市民表示。市急救中心急救导师郑永辉表示,随着急救意识深入人心,不少市民主动报名上急救公益课。“我们每一期放出急救公益课程时,很快就会被抢光,很多网友呼吁加课。”郑永辉说。2022年12月16日,深圳市急救血液信息三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顺利交付,升级配套了120智慧医疗急救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该新大楼打造了急救科普体验馆,建立标准化模拟培训中心,市民可以借助AI学习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周强表示,未来,深圳将建成统一指挥、集中管理、高效运行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急救中心,满足深圳市民日益增长的急救需求。截至发稿时,今年招标采购的300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已到货,市急救中心正安排人员按照申请顺序陆续在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进行安装,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套的急救培训项目也将持续开展,携手社会各界在深圳一起织起生命急救的“防护网”。
08
2023-02
广州市石碁镇中心幼儿园应急处理,CPR+AED实操培训
​2023年2月5日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到广州市石碁镇中心幼儿园讲解和路演应急处理培训,培训关于高质量体外按压CPR如何做?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何对儿童进行使用?结合政策的要求,大环境影响下关于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校园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重要性和趋向性。遇到儿童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急救等内容。如下是图文讲解:​2023年2月5日,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到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幼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CPR+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实操急救培训;​该次应急处理急救培训主要是对幼儿园全体老师进行讲解和路演,从近年政策的倡导到2023年5月1日广州市的落实执行。加速布局急救知识培训普及与应用,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要求,以及应对心脏骤停,防范猝死的有效院前救治的大环境下由广东品瑞科技专业老师进行路演,广州市相关政策可参考:https://www.rd.gz.cn/zyfb/cwhgg/content/post_237903.html​;​针对于心脏骤停如何进行急救?急救的措施有哪些?关于幼儿院前的施救又有哪些注意的地方?我们概括为:首先在呼叫120救护的同时应该对幼儿进行体外按压救治(专业术语CPR);然后大喊AED,取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之后对病人进行抢救,关于幼儿急救,贴片的位置为前后贴,这与成人左右贴会有区别;​人体按压,高质量CPR要做到5点:1)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照心率计算是1.5-2次/秒;2)按压深度至少5公分,身体深度1/3;3)确保能自然回弹,起到影响胸廓舒张,起搏效果;4)按压不能间断超过10秒,以确保救治存活;5)正常吸气,1秒吹进,6秒内看胸廓起伏。这些是高质量CPR要点;​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现场说明,遵循贴电极片,贴好位置,听语音提示,全程为:“分析——充电——放电”,直到施救成功这一流程进行操作。​最后强调高质量CPR应该与AED使用结合,把控每个环节的严谨性,做到无缝对接,这样能够大大提升救治的成活率。以上是关于本次幼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CPR+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实操急救培训的内容总结。
20
2023-02
东莞市东城辖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和使用
​2023年2月17日9时,由东莞市东城区教育管理中心主办的辖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顺利进行,活动由东城区实验中学承办,辖区内全学段学校及校巴服务公司约300名代表与会。苏穗强老师主持并发表校园安全始终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工作讲话,呼吁所有与会代表认真学习,分组实操,进一步掌握校园急救方法与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为预防校园意外降低安全风险做好应急预案。​中心邀请到多年从事公众急救的陈育川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陈老师是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该公司是广东省政府采购平台合格供应商、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会员单位,专注公共急救及相关技术服务。​本次培训内容主要有《CPR心肺复苏理论与实操》、《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与选择》、《成人-儿童-婴儿窒息处置方法》等,培训内容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引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深入为校园急救培训与急救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执行参考。​​    协助单位提供了校园急救包(箱)、CPR模拟人、AED训练机、AED真机、校园急救站,应急救护培训一体机等急救设备,供现场分组实训,所有参与者都积极认真,模拟急救现场,交流体会,近距离感受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急救的正确方法与启动生命链急救的流程。尤其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应用与操作更为认真,真正意识到“救命神器”的作用与配置意义。​会后,不少学校代表纷纷主动了解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选择与安置,咨询校园急救站的规范与作用,邀请协助单位进校进一步普及急救培训,并表示会根据学校的经费情况提请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真正从普知识到建立有效的急救保障。上午11:30,本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27
2023-04
广东品瑞科技与广东科睿科普签署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急救科普“走进社区”系列活动
​2023年2月7日早上,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科睿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代表就急救科普“走进社区”系列活动进行交流,并交换了关于“科普急救”双方的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共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内容如下:1.急救科普主题空间搭建,由广东品瑞科技提供急救知识内容,急救看板和急救演练包括CPR演练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训练,广东科睿科普利用自身优势对社区、街道、体育、校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急救科普宣传,通过点接点方式逐渐形成急救科普知识越来越广泛的覆盖面,让人人知急救,更懂如何急救!2.急救科普主题培训及考证,带给大家全面的急救科普知识的同时也为从事急救事业人员提供考证辅导和取得急救资格证;3.急救科普线下宣传与展示,广东科睿科普有着良好的社区服务基础,通过走访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切实把急救科普知识和急救演练展现大众;4.急救科普线上宣传与展示,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展现大众;5.急救科普技能大赛活动,联合街道、社区、学校、体育场所、企业等多个领域举办急救技能活动,演练心肺复苏CPR,和正确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学习急救知识相关知识等。​​​ ​
08
2023-05
校园AED成功挽救学生生命!一个真实案例的记录
校园AED成功挽救学生生命!一个真实案例的记录!​​浙江红十字报道,3月9日,浙江湖州菱湖中学一学生出操时突发心脏骤停,老师使用“救命神器”AED成功挽救年轻生命!​​事件发生在浙江湖州菱湖中学,一学生出操时突发心脏骤停!老师马上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并呼叫了120救护车,天公作美,恰好学校配置了AED。这不是实习演练,也不是表演做戏,现场笼罩着紧张的气氛!老师们也马不停蹄,对学生进行施救。很快取来了AED,按照AED的操作节奏,评估环境安全——打开电源——贴上电极片——AED开始运行。从简短的二十几秒,AED经过分析,充电,放电。充分利用了时间,来不得半点马虎!最终成功抢救了一名学生宝贵的生命,接着,120救护车也赶到现场,把学生送进医院进一步救治。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不由得触目惊心。好在校园早就做好急救知识的学习,并配置了AED自动除颤仪。经此事例,再一次证明了,校园配置AED的重要性!为了守护校园生命,把急救知识重视起来,也请把AED的使用熟练起来,这是多么重要啊!
07
2024-03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救培训发证,学急救找品瑞!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简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是国家民政部于2009年正式批准成立,从事急诊、急救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相关领域的救援人员共同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由国家卫计委主管的唯一医学救援领域国家一级行业协会。2010年,加入中国科协团体会员单位,同时成为全国性一级学会。2017年12月完成脱钩改革工作,主管部门为国家民政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救援医学学科和行业的确立,是发展我国卫生应急和医学救援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救援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宗旨为:关爱生命、科学救援。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相关领域的医学救援人员,当好政府助手,配合政府有关工作,积极推动行业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开展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培训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全国性一级社团,协会负责国家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的技术指导、辅助科学决策、咨询和业务支撑,承担国家行政部门委托的技术管理工作。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设办公室、会员部、培训部、事业发展部、科教部、新闻办、科学家(智库)委员会、维权法律委员会、规范标准化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和科普工作委员会等内设机构,以及协会急诊分会、护理救援分会、儿科救援分会、社区救护分会、灾害救援分会、水系灾害救援分会、矿山灾害救援分会、石油石化灾害救援分会、装备分会、空中急救分会、救援防护分会、教育分会、保险分会、运动伤害分会、心血管分会等近30家二级分支机构。来源: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应急救护培训考证详情:联系方式:联系人:陈先生电话:13686183913(微信同号)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广审号:苏械广审(文)第280509-092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