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06
AED配置是亚组委对举办城市的评价指标之一,期待2022年杭州AED的配置普及
​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在萧山,萧山又称萧然山,在萧山燃起亚运圣火。杭州亚运召开在即,AED配置是亚组委对举办城市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AED配置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重要指标之一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内容之一。AED的配置事关民生福祉。今年萧山区将新增588台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这对于突发心脏病患者来说堪称“救命神器”。届时,在机场、火车站、图书馆、体育场馆、学校、大型商超等六大类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2015年2月,15台AED就亮相杭州街头,这座温暖之城希望能把握住更多的“黄金4分钟”。据统计,截至2020年,杭州公共场所共有800多台AED,主要分布于各大人口密集的交通站点,如火车东站、城站火车站、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地铁1号线2号线客流量较大的站点,以及各大景区、学校等场所。当心跳骤停时,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除颤,并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
01
2022-06
1100台“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投放昆明主城!
    就在2020年结束之际,昆明的机场、地铁站、超市、景区等公共场所内增添了一种新型急救设备,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这种机器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素有“救命神器”之称,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可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从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2020年12月30日前,1100台AED已全部​    1月6日,位于盘龙区东华集大广场2楼沃尔玛超市出口处一个红白色的保护箱挂在紧急出口的墙上,箱体正面和侧面都写有“AED”字样,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箱内悬挂着一只小巧的橘黄色设备。“这个设备可在顾客出现突发心脏骤停时,进行及时救助。”就职于沃尔玛超市的小周说,经过前期专业培训的她现已基本掌握操作流程,可随时为需要的旅客进行现场救助及指导。  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处工作人员介绍,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一旦有人突发心脏骤停,附近的目击者可以利用这一“救命神器”,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抢救,大幅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3—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到50%—70%。为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昆明市在AED投放场所选择上主要以文体活动中心、地铁站、大型商场超市、景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为重点,并依托投放场所对管理人员及志愿者开展救助培训,确保在急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正确使用,提升市民自救互救等现场急救能力。  此外,该设备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进行监控,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一旦设备门被打开,系统后台即会显示并报警。”工作人员介绍,如若AED设备正在进行紧急处置,后台在监测提醒的同时,还会同步将信息发送至该单位的管理人员,让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指导。   为让更多市民了解AED、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云南省急救中心已经将自动除颤仪的使用方法纳入救护员培训大纲,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讲座,确保自动除颤仪更好地发挥作用,普通市民可登录网站进行注册学习。​
01
2022-06
喜迎2021,欢庆元旦!元旦放假通知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疫情让我们对生命更加珍惜,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生命安全。2021年,我们的美好生活依然再继续,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依然在建设,品瑞也将依然为公共应急安全服务。​元旦放假通知:元旦放假1-3号,元月4号上班​
01
2022-06
深圳男子上班途中突然倒地,路人用AED成功抢救心梗男子
​近日,深圳39岁的涂先生在上班地点附近因心脏骤停倒地,附近大厦的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发现涂先生并将他抬到平地上的时候,涂先生已经开始翻白眼了,人已经处在没有意识的状态了。当场有四人立马为涂先生进行轮流的心肺复苏,并拿来了大堂配备的AED进行除颤,通过几轮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以后涂先生才恢复心跳和呼吸。随后,救护车赶到。经抢救涂先生已恢复良好。​同一天,60岁的钟先生也是因心脏骤停倒地,后靠AED急救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医生表示,突发心梗最关键就是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其中AED功不可没。2017年深圳市启动公共场所配备AED计划。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采购的3500台AED已在公共场所安装完毕。​
01
2022-06
广州地铁启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试点工作
​广州地铁集团将于12月18日起,在地铁线网交通枢纽站、换乘站等100座车站,及所运营的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9座车站分两批开展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试点工作。根据实施方案,首批AED覆盖50座地铁站,以及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9座车站,从12月18日起开始配置,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将覆盖50座地铁站,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后续将在本次试点的基础上分步推广。一直以来,广州地铁都十分重视应急技能培训,通过与省市各医院联动,让车站每位员工和广大乘客掌握基础的急救技能,为突发疾病的乘客赢得宝贵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地铁线网共有好人好事2140件,其中救助乘客38件。广州地铁于10月起着手开展AED试点工作,并与卫生主管部门、红十字会和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研究洽谈AED配置及人员培训等具体事宜,最终在近日形成试点实施方案。​针对AED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广州地铁联合市红十字会联手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强化培训,提升车站一线员工应对心脏骤停等突发乘客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为乘客平安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AED配置到位后,将持续利用车站广播、地铁电视、网络、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广告灯箱等途径,向乘客普及急救基本知识和AED的性能特点,共同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提升应急救护知识的覆盖面。​
01
2022-06
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里,你敢用AED完成急救吗?
从上个月北京的地铁站开始配置“救命神器”AED。如果身边有人发生心脏骤停且危及生命,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里,你敢用AED完成急救吗?《新闻1+1》进行了相关的报道,也普及了使用AED造成受助人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知识。所以AED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就由为关键心肺复苏的目的人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方式,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重要器官的持续供氧,但是仅仅有心肺复苏是不能拯救一名心脏骤停的患者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未能等到救护车上的医生来做除颤的话,患者获得心肺复苏质量会越来越差,即使很幸运被救活,患者的预后也会很差,出院率很低。因此,能否在3-4分钟内获取到AED进行除颤,才是患者能否存活的关键。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生存链第三个环节快速除颤说的就是它。它是一种智能的、便携的,可供非医务人员、接受过培训的普通人使用的医疗设备。因其操作简单容易,被大家称为“救命神器”。AED通过对特定区域放电除颤,将患者的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打没,给患者的心脏“按下重启键”,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的自主节律。AED这些年被广泛放置于企业、学校、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以及电影院、商场、超市、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区域。仅有心肺复苏,没有AED患者的存活率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5-6%左右,如果能在3-4分钟内获取到AED,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01
2022-06
多位成功人士离奇猝死,原因为何?
  2016年6月23日,阿里数据总监(花名勾践)在打羽毛球时猝死,年仅35岁。勾践曾担任阿里技术及产品部-淘宝网&天猫总监,数据委员会运营组组长及阿里数据大学校长。  2016年6月18日,北京平谷金海湖第十七届三夫国际铁人三项赛中,一位1978年的女铁人倒在距10km重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么离世,无不让人感到惋惜。但是如果在上面两人的旁边有一台AED,那么他们两个人的命运可能就不一样了。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脏骤停病人的救命神器,自患者发生心脏骤停起,如果能在4分钟内进行有效除颤,然后再交由医院进行救治,那么心脏病患者被救活的概率高达75%。  目前中国在应急救援方面的配套还不是很完善,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AED的配套也是很少的,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设备,更谈不上会使用。  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好人,但更重要的目的或者说终极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救人!让危难者得到救助,脱离险境,保住生命!但是,即使你是一个好人,你也有很大可能缺少救人的经验和技术,也缺少必要的设备,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为降低做好事的难度,提高做好事的效率和结果,需要我们从国家的层面做出更多技术支持。  1、立法,将国民接受应急救护培训的比例迅速提高(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即每百人中须法定有多少人接受过此类培训)。  2、立法,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数量迅速提高。  当然,还有其他层面的技术支持,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唯有如此,才能使“好人法”不至于孤独的存在,才能使“好人法”真正在技术层面成为可操作的法律,才能实现其终极目的。
01
2022-06
“首届中国AED发展高峰论坛”深圳召开,全国急救大咖齐聚深圳共话AED!
  2019年10月17日至20日,“2019首届中国AED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举行。  此次论坛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和深圳市医学会联合主办,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张文中和深圳市医学会急诊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共同主持。来自全国各地急救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团体等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参会人员围绕中国AED及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现状与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学习。这次论坛有哪些看点?又有哪些“利好”与你有关?一起来看看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实践表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早期介入是目前针对心脏骤停最为行之有效的抢救手段。本届论坛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切实解决心脑血管疾病救治问题,有效提升我国院前抢救成功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急救医疗服务。本届论坛以“健康、发展、创新”为主题,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中国AED建设现状与展望多角度、多维度探讨国家和地方急救立法如何有利于推动AED在公共场所的使用政府如何推动符合中国国情的AED发展规划中国AED管理系统与急救指挥的信息化整合探讨如何构建多层次、标准化的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体系及质控体系中国AED体系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的探索社会团体、AED生产厂商如何助推AED的发展等AED主题演讲嘉宾精彩发言深圳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晓琼女士:健康深圳”建设正在推进中,拥有众多热爱急救事业、对院前急救事业富有激情的院前急救专家和急救培训专家,拥有多个经急救中心认证的急救培训基地。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既有必要也有能力。“希望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能引领深圳医疗改革的新高度,翻开急诊急救医疗的新篇章。”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急救中心张文中主任:AED对社会卫生保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当前,我国国力的大幅增强已经为AED的普及提供了外部条件,而宏大的国家战略则为AED发展指明了道路。“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的健康教育、健康宣传与健康实践的理念切合了AED发展的路线,将为我国AED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柱教授:深圳在全国率先通过急救立法,将公共场所配置AED、公众急救培训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中,将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如今,心肺复苏志愿者、普通市民通过AED地图就可以随时在各大公共场所取得AED抢救心跳骤停患者。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常巨平副主任:如今,深圳的机场、地铁、高铁站、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出入境口岸、体育场所、养老院等公众场所都配置安装了AED,并在市民中推广普及急救知识,越来越多的公众第一时间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心肺复苏的自救互救当中。急救技能普及率的高低以及社会急救成功率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圆桌会议  除了主题演讲外,此次会议还设置了三大分会场,分别进行“中国特色急救体系建设”、“AED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管理”、“AED配置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畅谈AED现状及未来,为救命神器AED的普及和院前急救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深圳全面推出“公众电除颤计划”经验分享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AED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为317台,日本为555台,荷兰695台,奥地利544台,挪威378台,丹麦311台……对标发达国家,近年来,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从2017年起,深圳开始着手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将该项目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重点工程,从立法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全方位保障。随着AED在深圳公共场所的大量投放,相关急救知识培训的普及,提升了深圳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全民急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市民的安全感也得到进一步增强。自2017年深圳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实施以来,安装在公众场所的AED共参与现场抢救20人次,已成功救治8名患者(其中,机场2人,地铁4人,体育馆1人,社康1人)。2019年,根据《深圳市政府关于印发2019年民生实事的通知》(深府函[2019]38号)明确要求:开展深圳市公共场所全自动除颤仪(AED)配备项目(三期),购置2000台全自动除颤仪(AED),安装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为此,政府财政给予支持。预计这一期AED配备项目完成后,深圳市每10万人口配备AED数量在二期配备后的7.5台增长至约17.5台(按服务人口2000万计算)。深圳市医学会急诊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未来,深圳将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继续完善相关立法,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急救体系,充分体现深圳经济特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一是继续加强公众急救知识宣传与培训,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二是建设院前医疗急救分级调度系统,调度员在派出急救车的同时通过电话指导病患或身边人进行自救互救,填补呼救后急救车到达前的黄金急救空档期,将抢救病患的战线提前到呼救120电话后,实现急救前移。三是探索建立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AED动态管理平台,将AED设置有关信息纳入120调度系统,在120调度员接到报警电话过程中,告知报警人附近的AED所在位置,让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抢救,同时,AED一旦被启用,120便能收到信号进行后续定位、数据分析,实现动态管理、信息共享,提高各类病患救治效率。《健康中国行动》推动AED的快速普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已明确提出了未来急救培训持证人员比例要求,并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器材(尤其是AED)的配备。希望在政策的指引下,以此次首届中国AED发展高端论坛为契机,快速推动AED的普及和行业的发展!
01
2022-06
中秋佳节,举国同庆!广东品瑞科技恭祝广大伙伴双节快乐
中秋佳节,举国同庆!广东品瑞科​技恭祝广大伙伴双节快乐。本公司双节假期按照国家法定为8天,如有需要可拨打我们紧急联系电话:13686183913​以急救为核心,发展生命安全产业,打造现代化应急企业让CPR像驾驶一样变成通用技能让AED像消防器材一样遍布公众场所传播安全急救文化普及公共急救设备提升社会安全意识挽救更多公众生命
01
2022-06
今天,杭州为AED立法了!《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
​今天,杭州为AED立法了。什么是AED?全名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4分钟”里,被誉为“救命神器”。【未来三年,杭州将新增3596台AED,按每台AED至少培训10人目标,组织AED使用及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未来,只要是杭州常住人口,每户家庭至少有一个人会救、敢救。】杭州是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和使用的城市。《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也在今日出台了。简单了解一下,急救小知识
广东品瑞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广审号:苏械广审(文)第280509-09272号